top of page

青年說夢話 - 我要去

  • Writer: Cooper Pang
    Cooper Pang
  • Apr 15, 2014
  • 2 min read

從來夢想環遊世界的多,期待援助弱小的少,倘若我們有幸拿着一張免費機票,正常想法定必是把握機會遊歷地球不同角落,作觀光享樂。而是次的訪問對象曹凱杰卻有異於常人的想法,「我想親身到一些貧窮國家,服侍那些有所缺乏的!」

從看見燃夢想

曹凱杰自小已參與教會不同的社區服侍活動,他直言從過往經驗中所看到的情境激發了心中的夢想,「從過往探訪或派贈物資等服侍中,常看見區內一些家庭在生活上的缺乏,自然會泛起憐憫心腸,誰料到在物質富裕的香港竟然有急需援助的一群,那何況在偏遠的貧窮國家,生活不是更艱苦嗎?就這樣,到貧窮國家服侍的這顆種籽就撒落在我的心田,等待發芽。」

帶盼望的等待

凱杰笑言此刻對自己的夢想是十畫都未有一撇,「何時去?去哪裏?做甚麼?我全不知道,可能我會以自己的技工專業投入幫助,或者另有其他途徑,一切全等 神的帶領。但我知道一定會去,不論時間的長短,還是地方的遠近,我就是會去!以自己的生命去貢獻當地,向人傳講福音的訊息!」此刻凱杰從平靜中所帶出的激昂,讓人感到他對夢想的堅定,還有誓不罷休的決心,實在是相當難得。

舒緩另類貧窮

雖然凱杰口裏說對未來怎樣實踐夢想毫無概念,但從整個傾談過程所給人的感覺是他能夠夢想成真的,他像是在說一些已知道但尚

未發生的事情,就如告訴你今天晚上天空定會全黑的那種感覺。及後凱杰再說:「我現在正努力苦練英語,同時已有一定的儲蓄可隨時出發!」

其實定期把物資送給有需要人士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,始終物資完了,又會重回缺乏當中,始終生活上的貧窮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解決,但「窮也可以窮得快樂」,例如像與凱杰有同樣心志的人走在缺乏的群體當中,其實是在打破他們在思想及關係上的貧窮,讓他們在困難的環境中也能尋得快樂,以致在心思意念上有所滿足,繼而有動力面對生活,《聖經》所說的「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出」,不就是這樣嗎?

Comments


Recent Posts
Archive

© 2016 by Covenant Heart Social Service

bottom of page